13969074155
来源:杏彩體育 发布时间:2025-02-21 09:07:55 2月16日,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举办的广东省“世界湿地日”暨红树林维护宣扬活动上,正式对外发布
2月16日,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举办的广东省“世界湿地日”暨红树林维护宣扬活动上,正式对外发布了全球新物种——“海珠微瓢虫”。此次新物种是2022年度海珠湿地昆虫查询监测进程中所发现,并以海珠命名,即“海珠微瓢虫”。相关研讨成果于近来宣布在世界期刊《动物阶元》(Zootaxa)上。
据介绍,该新种体长仅1.2—1.3mm,比芝麻还小;形状为椭圆形,背侧和腹侧凸;色彩呈红棕色,足和触角色彩较浅;表面无毛,被稀少和短的黄色刚毛。查询中,研讨团队一共在海珠湿地发现3头标本,发现地址分别为湿地二期及湿地三期研学空间,周边生境以龙眼、荔枝等果树为主。
2020年起,海珠湿地携手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讨所继续展开本底昆虫资源全面查询,以摸清昆虫多样性本底数据、散布特色和动态改变规则,及时应用于湿地的维护和康复,充沛合理地使用湿地资源。
2021年和2022年,海珠湿地相继发布了“海珠斯萤叶甲”“海珠珐轴甲”两个新物种。“与前两次比较,‘海珠微瓢虫’发现与研讨的难度更具应战。”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讨所副研讨员俞雅丽介绍,户外查询中,科研团队在海珠湿地采集了超50万头昆虫标本。前期,科研团队对标本进行分目时,标本量愈加巨大,细小昆虫往往稠浊在很多的其他昆虫和杂物中,发现难度堪比“难如登天”。
“‘海珠微瓢虫’体型细小,且该类群在国内的研讨尚为空白,咱们在体式显微镜下检视了数万头标本,才终究分拣判定出该新种。”俞雅丽说。
在之后的解剖进程中仍然面对极大的技能应战。许多昆虫在形状特征上往往差异不大,尤其是同属的物种,其外部形状特征或许十分类似。科研团队在对其进行分类研讨时,必须在高精度的体式显微镜下对其口器、外生殖器等关键部位进行解剖、调查和比较。
微瓢虫科是一个小众类群,曩昔它被认为是伪瓢虫科的一个亚科,现根据分子数据已被提升为独立的科。现在仅有7属19种,大多数属种仅散布于中美洲、南美洲和南非某些特定的岛屿,此次也是我国第一次发现此科及物种。这一严重发现不只标志着海珠湿地在生物多样性维护方面取得了新的打破,也再次显示了广州在生态修正和科研监测范畴的杰出成效。